深度 | 陜西能源轉型觀察
發布日期:2018-06-05    點擊量:10272    分享到:

  內容來源:能源雜志 余娜

  陜西能源產業,正經歷一番史無前例的大轉型。其背后,是結構的優化,行業的革新。

  “陜西省能源產業邁向新階段,整體發展回升企穩,達到2015年以來的最好水平?!痹?月12日召開的陜西省能源工作會議上,陜西省發改委為該省2017年能源工作劃下了重點。

  2013年7月,延長石油集團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家世界500強企業;2015年7月,陜煤化工集團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成為陜西第二家入榜企業。

  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擁有2家世界500強能源企業的省份,陜西能源工業的實力可見一斑。

  2002年以來,陜西能源化工產業堅定實施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三個轉化”戰略,能源資源轉化形成增長新亮點。城市熱電聯產、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和“西電東送”煤電基地建設加快,現代煤化工產業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為主導調整,企業規模和布局也向大型化、規?;?、園區化轉變。

  “十二五”期間,能源產業成為陜西省跨步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支撐之一,以神華、陜煤化2個億噸級和一批千萬噸級煤炭企業為主體的開發格局初步形成;延長集團也建成千萬噸油田,陜西能源大省地位進一步提升。

  經歷了“煤炭黃金十年”、全球油價暴跌等影響后,陜西能源工業逐漸走出寒冬,以資源為主的陜西工業增長也進入新常態。

  煤化工成改革排頭兵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當下,供給側產業結構性調整已成為當務之急,誰先破陣誰將贏得先機。

  對于能源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陜西,穩投資、穩工業仍是當前重要任務。對此,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巡視員郭衛東提出建議:

  一是持續推進工業強省和項目帶動戰略。借鑒周邊省區陸續開工一大批高端煤化工項目的經驗,抓緊在榆林、延安、關中再發展一批煤制烯芳烴及下游系列產品項目;二是積極支持在延安、漢中再提早謀劃一批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項目,支持商洛、渭南等地已建成的氟化工項目與省內的煤鹽化工、汽車電池、制藥等產業對接,抓緊向下游高端氟材料和新一代氟化學品發展。

  “目前,我國已建成和在建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大多停留在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產品上,項目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如果不從高端化、差異化上解決產品同質化問題,難免出現看到好項目大家都‘上馬’,項目建成后又出現產能過剩的尷尬?!标兠杭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煤化工產業精細化、高端化、差異化是大勢所趨,在整個煤化工產業鏈中,越往后端的精細化產品所受到的市場沖擊會越小?!?/p>

  陜西的煤化在陜北,陜北的煤化在榆林。歷經多年以科技為核心的創新轉型,榆林正向千億噸級國家大型煤炭基地、三千萬千瓦國家大型煤電基地、千億噸級高端煤化工基地、百億噸級新型材料基地以及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邁進。

  2017年4月10日,陜西榆林市市政府,在由市長尉俊東主持召開的常務會上,做出了成立榆林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設立陜北高端能源化工基金的決定。

  而在稍早之前的2017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一則由發改委和工信部制定了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方案提到,規劃布局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

  相關數據顯示:在上一輪國內煤炭市場疲軟的態勢下,由民營企業主導的煤炭資源產業,帶動著榆林能源經濟走出低谷;而在國內煤價再次理性回歸時,陜西民營經濟與國有能源巨頭共同推動“煤化”產業升級,實現了新常態下的華麗轉身。

  “我們有1600多億的民間資本閑置在區域各大銀行,如果有產業基金來撬動并放大,引導共同參與高端能源化工,陜西的煤化產業,在不遠的將來,又將是一番姹紫嫣紅?!标兾鞯谌笫倜禾烤揞^榆能集團董事長宋玉琪受訪時坦言。

  根據陜西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3月,工業生產開局良好、非能源工業增速均加快。一季度,規模以上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較上年同期加快3.4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9.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6%。

  據悉,“十三五”期間,陜西省將依托重大項目示范,推廣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煤化工技術,規劃建設一批現代煤化工項目,推動煤化工向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下游產品延伸,力爭將化工產業打造成該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

  風光等新能源長足進步

  《能源》記者從陜西省統計局獲悉,2017年陜西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發電總量不斷上升,發電結構繼續優化。截止2017年6月底,陜西新能源裝機容量為611萬千瓦,其中風電218.54萬千瓦,光伏392.48萬千瓦。

  新能源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2017年陜西省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企業96家,比2016年增加22家,其中風力發電企業增加6家,太陽能發電企業增加16家。

  隨著新能源企業數量的增長,陜西省新能源發電量隨之增長。2017年陜西省規模以上新能源企業發電量196.25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26.8%。從行業增速看,水力發電量增長24.2%,風力發電量增長27.7%,太陽能發電量增長24.5%,各行業呈現同步快速增長態勢。

  從能源品種看,太陽能發電勢頭迅猛。一方面與日照時間有關,另一方面與產業政策密不可分。2016年,陜西太陽能光伏產業已形成以硅材料和光伏組件生產、光伏發電和光伏監測等為核心的完善產業鏈。航天基地已發展成為陜西省光伏產業主要基地,聚集了西安隆基、中電投等一批龍頭企業。

  2017年,陜西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企業太陽能發電量34.25億千瓦時,雖然總量不高,但增速較快,達到31.9%,在新能源發電量增速中位居榜首。

  “今年,光伏增長速度還會比較快。整個市場仍在擴張,單晶產能不斷擴大,必然擠占多晶的一些低效產能。2018年,隆基股份單晶組件產能規劃將從6.5GW擴展到12GW,增長幅度超過80%-90%;硅片業務力爭做到28GW,并于明年力爭擴展至36GW,繼續保持50%-60%的綜合增長率?!甭』鶚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文學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透露。

  《能源》記者注意到,以榆林、銅川為首的地市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以榆林為例,2016年不斷加快新能源建設步伐,全市新能源裝機達到542萬千瓦,其中去年新增新能源裝機301萬千瓦。與此同時,定邊、靖邊、神木還結合實際,制定了新能源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建成并網新能源發電規模占到全市建成總規模的83%。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陜西省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去年累計銷售新車41萬輛,雖略有下跌,但仍持續領跑該市場。

  利潤下滑讓比亞迪開始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方面持續加碼新能源市場,將推出全新一代唐、秦等新車,并在電池技術上使用升級版三元鋰電池組,持續加碼布局已久的云軌業務;另一方面,比亞迪宣布了開放平臺戰略,由過去封閉的垂直整合變為開放平臺。其掌舵者王傳福還將比亞迪繁復的事業部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云軌、電子、電池五大事業群,并對每個事業群均給予較大的決策權和管理權。

  “在國內量產的新能源汽車中,比亞迪的售價基本上是最高的。不過比亞迪沒有價格戰,公司打的是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月10日,在比亞迪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王傳福說。

· END ·

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最,亚洲综合色区无码专区,亚洲AV永久精品无码